-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10 15:49
????隨著國家與地方新能源政策的一步步明朗與細化,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開放,多款新能源汽車也在今年密集發(fā)布,真正進入市場,無論進口車、合資車還是自主品牌,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能源車型…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10 15:29
????日前,自主車企上市的多款A0級純電動汽車都不約而同地采取了低價入市的策略,從江淮到力帆,再到眾泰,一次又一次地突破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價格的認知底線。比如近日上市的眾泰云100純電動汽車,居然已經(jīng)…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10 11:19
隨著國家與地方新能源政策的一步步明朗與細化,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開放,多款新能源汽車也在今年密集發(fā)布,真正進入市場,無論進口車、合資車還是自主品牌,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能源車型已越來越…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10 10:22
隨著國家與地方新能源政策的一步步明朗與細化,以及北京、上海等城市對新能源汽車政策的開放,多款新能源汽車也在今年密集發(fā)布,真正進入市場,無論進口車、合資車還是自主品牌,可供消費者選擇的新能源車型已越來越…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10 09:36
最近,工信部公布了第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環(huán)保、綠色,一直是CATWang的生活主張,非常高興國家主管部門不遺余力地推廣、扶持電動車,不僅免征購置稅,還有地方中央兩級財政補貼,最…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8 12:36
寶馬i3在前九個月中全球共交付了10200輛,但是四到六個月的等候時間太長。日前,據(jù)德國媒體報道,寶馬首席執(zhí)行官雷瑟夫表示,2015年將要進一步推動i系列車型的銷售,提高交付量。寶馬i3車型自去年11…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8 05:03
新能源車的發(fā)展速度正在不斷加快,而在今年的中國市場上,德系車在這一領域的動作頗引入注目,寶馬與戴姆勒各自旗下的之諾與騰勢分別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車。此外,以比亞迪為主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7 21:52
日前,工信部發(fā)布了第二批《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本次共有28款乘用車獲得免征購置稅資格,但這28款車全部為純電動車型,以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為主,進口車還是無緣免征購置稅,而插電式混合動…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7 13:04
就像約翰·克里(johnkerry)十年前競選總統(tǒng)惜敗一樣,10月份,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也從9月的輝煌中轉瞬失色,雪佛蘭沃藍達、豐田普銳斯phev和福特的兩款energi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7 10:50
梅賽德斯-奔馳決定在其首款主流電動汽車上使用特斯拉公司的新能源技術,以求降低成本、減少汽車研發(fā)時間,與寶馬i3電動車競爭。最近,奔馳出售了其在加州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的股份,但二者技術合作仍將繼續(xù)?!?/p>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7 10:20
新能源車的發(fā)展速度正在不斷加快,而在今年的中國市場上,德系車在這一領域的動作頗引入注目,寶馬與戴姆勒各自旗下的之諾與騰勢分別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車。此外,以比亞迪為主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領域的影響力也越來越…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6 18:15
就像約翰·克里(JohnKerry)十年前競選總統(tǒng)惜敗一樣,10月份,美國電動汽車市場也從9月的輝煌中轉瞬失色,雪佛蘭沃藍達、豐田普銳斯PHEV和福特的兩款Energi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銷量與去年同期…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6 17:12
寶馬i3在前九個月中全球共交付了10200輛,但是四到六個月的等候時間太長。日前,據(jù)德國媒體報道,寶馬首席執(zhí)行官雷瑟夫表示,2015年將要進一步推動i系列車型的銷售,提高交付量。寶馬i3寶馬i3車型自…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6 12:32
寶馬i3在前九個月中全球共交付了10200輛,但是四到六個月的等候時間太長。日前,據(jù)德國媒體報道,寶馬首席執(zhí)行官雷瑟夫表示,2015年將要進一步推動i系列車型的銷售,提高交付量。寶馬i3寶馬i3車型自…
顯示全文
-
電車之家 發(fā)布于 2014-11-06 09:12
當兩個車企在一起被討論,一時之間的強弱往往都是媒體選擇性的,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實力和潛力,誰更強往往要沉淀幾年才能知道。尤其是對于新能源汽車這樣的領域,因為前期其實只是概念和營銷的水平,中后期才是見功夫…
顯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