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躍亭雖然已經不在國內,但是他的傳說從未停歇,什么時候歸國成為熱門話題。曾經一度輝煌,今日卻因坑害眾人,被人憎恨。
賈躍亭走后,他的門生都去了哪里?
1\丁磊原樂視超級汽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qū)CEO,目前創(chuàng)辦造車新勢力華人運通。
2\張海亮原樂視超級汽車全球CEO,電咖汽車董事長,目前創(chuàng)辦造車新勢力天際汽車。
與賈躍亭出奇一致的是,后生們在造車方面也都未有實質性成績。
除電咖汽車在2017有少量微型車電咖EV10交付之外,后來再無銷量。
最后這家汽車被更名為天際汽車,再次推出新車天際ME7。
2019年上海國際車展上,天際汽車首款車型ME7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兩款車型,補貼前售價36.68-38.18萬元,續(xù)航里程上NEDC數字500km。
按照官方消息,天際ME7將會在今年上半年正式交付用戶。不過截至目前該車都未實現這一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指出這款新車又要在9月19日再次上市,這時間距離北京車展非常接近,所以也被認為ME7想蹭一下北京車展的熱度。
通過啟信寶查詢我們可以看到天際汽車的種子輪背后的金主就是樂視汽車。
種子輪:通常沒有團隊,只有一些想法。一到兩個創(chuàng)始人,需要一筆錢來驗證他們的想法是否能變成現實。
情理上來講如果電咖汽車與樂視汽車的發(fā)展理念不同,樂視汽車也不會投它們。
這個可以從張海亮的任免就可以看清楚。
2017年3月20日,張海亮升任為樂視超級汽車(LeSEE)全球CEO。
2017年8月,樂視汽車宣布了兩項高層人事調整,其中一項就是針對張海亮的:任命張海亮為樂視汽車副董事長兼CEO。
可見當時張海亮在樂視汽車的地位,除了賈躍亭應該沒誰了。
2017年7月4日,賈躍亭乘坐著國際航班抵達美利堅聯(lián)邦合眾國,“下周回國賈躍亭”成了一句網絡流行語。
顯然那時候的樂視汽車已經不行,即將走到崩塌的邊緣,不過只是少有人知道,不能否認知道這些事情的人里面就有賈躍亭本人以及樂視汽車的高層人士。
這從電咖汽車的第一筆A輪融資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2017年10月,張海亮的電咖汽車拿到了興證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2017年10月16日,張海亮宣布脫離樂視汽車,出任互聯(lián)網汽車公司北京電咖汽車的董事長兼CEO,換個地方繼續(xù)他的“造車夢”。
在脫離了樂視體系之后,電咖EV10宣布正式上市。
如果沒有早有準備,電咖汽車的這一切會那么順理成章嗎?這個我不信。先知先覺不容小覷。
電咖EV10上市之后在當時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最高時候月銷量突破1000千輛,不過這個數字的產生脫離不了出行市場的貢獻,首汽集團旗下分時租賃平臺——GoFun出行就一次性購買過400多輛電咖EV10。
受限于電咖EV100的價格過高續(xù)航只有155公里,還有僅有網約車市場的購買,2019年這輛草草上市的電動汽車就進入了死亡期,月銷量歸至零位數。
電咖汽車已經沒有希望,2019年4月電咖汽車騰籠換鳥,更名為天際汽車,同時宣布獲得20億的A輪融資,定位也發(fā)生變化,推出了全新高端車型天際ME7。
此時的天際汽車已經累計融資超40幾億。
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電咖汽車就靠一款續(xù)航155公里的“老年代步車”如何會弄到那么多錢的呢?
這就要聊聊國內造車新勢力的圈錢之道。
2019年之前,造車新勢力是一個很熱門的投資領域。說到互聯(lián)網造車,資本市場多多少少都會給點面子。
接著說電咖汽車的起步脫離不了樂視汽車,種子輪不說,在2017年電咖汽車拿到的20億元,這背后如果沒有樂視汽車的強大背景,以及互聯(lián)網造車概念,恐怕難成其就。
那么為什么樂視汽車崩塌后,更名后的天際汽車為什么依然還能融到資本呢?
這就說說套路了-跑馬圈地。
據公開資料顯示,天際汽車除了擁有浙江紹興工廠外,還在湖南長沙、廣西南寧等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并且僅乘用車的產能,就規(guī)劃了34萬輛。這還不算完,天際汽車還在山東青島和浙江慈溪等地謀劃新能源商用車基地。
看到這,很多吃瓜群眾也表示難以理解天際汽車這一操作,汽車沒賣幾輛,急于擴大產能為哪般呢?
一是地方政策對于新能源汽車有強有力的支持,在資金和土地上往往在所不惜。雖然政策的本意是希望把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做強做大,但奈何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攫取資金和土地利益。
二是拿著各個地方的生產基地,在融資上更有背書。的確,2020年的當下,已經不是當初一張PPT就能換來融資那么簡單,像天際這樣的企業(yè)自然十分清楚,他們也明白手里沒有硬家伙,資本不會感興趣的。不過你要是講講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你有多少地,這個資本可是很多錢都不一定能買來的。
2019年的天際汽車已經融資突破40幾億,新車天際ME7已經外宣上市,交付時間也被定在2019年年末。
40幾億夠花的嗎?車能不能造出來呢?可能夠可能也不夠,賈躍亭造車幾百億都不夠。
果不其然,20205月份年中國經營報報道了天際汽車資金鏈短缺問題。
該篇報道指出天際汽車出現資金鏈緊繃,企業(yè)內部開啟裁員,且裁員的比例“不止10%”,與此同時,其還被曝出拖欠合作方數千萬元費用,甚至導致處于開發(fā)進程中的原型車組裝工作受到影響。
除了拖欠供應商款項之外,早在今年4月底,天際汽車研究院和紹興工廠展開大范圍裁員,其內部員工表示“裁員比例肯定不止10%”。
外部欠款千萬,內部裁員控流,一切似乎都在無聲暗示著天際資金鏈的緊張現狀。
屋漏偏逢連夜雨,先知先覺的天際汽車高管離職潮開始。
2020年2月份,天際汽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CMO向東平離職后加盟現代汽車,此后又被傳出天際汽車分管公關傳播、數字營銷的副總裁趙煥和分管銷售的副總裁楊彥儒也于不久前離職。短短幾個月,三位營銷高管先后離職,給天際汽車未來發(fā)展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
這一切似乎看起來像2017年的樂視汽車。
啟信寶數據顯示天際汽車一共完成了5輪融資,最后一次由南寧民生天勝新能源產業(yè)基金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 不過細節(jié)并沒有披露,天際汽車也是遮遮掩掩沒有宣傳。不過有媒體報道,知情人士透露,原計劃今年初南寧的投資并沒有如期到位。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此次天際ME7再被搬上熒屏,或多或少也可以化些米糧,維持生計。
拋卻資金量問題,天際ME7是不會一款成功的作品呢?
天際ME7定位豪華智能電動SUV,續(xù)航里程500公里,補貼30萬元左右。
從市場競品來看,天際ME7的最大對手,應該是蔚來ES6、理想ONE這些車型。
尚且不去討論產品力方面有何優(yōu)勢,但僅從品牌力或品牌溢價而言,天際與蔚來現階段就已拉開巨大差距。
蔚來作為中國目前熱度最高的新勢力品牌,已經獲得大多消費者的認可,更力壓諸多豪華品牌多次登上純電動銷量榜。
與此同時,蔚來逐漸向好的品牌口碑與慢慢擴大的市場份額,相反天際還未被人熟知,熟知的人都了解這款車的背景,這也讓天際再要切入這一細分市場舉步維艱。
由此可見,天際ME7的前景不容樂觀。
曾經先知先覺的天際汽車,如今卻變成后知后覺。
來源:電車之家 http://www.young-lady.cn/news/show-160005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