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上個月,一位網友爆料,一臺特斯拉Model Y倒車時不慎撞墻,由于該車一體壓鑄的后車身嚴重損壞,維修費用或高達20萬元。特斯拉這項創(chuàng)新技術使用了一體壓鑄車身部件,這塊巨型的部件將原本汽車上七十個部件合為一體,如此一來,提高了車輛的安全性和后底板的可靠性,也提升了特斯拉的工廠生產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但創(chuàng)新卻帶來了碰撞后高昂的維修更換成本。當然幸運的是,最終的維修費用都可以走保險解決,但這不免讓我們有了第二個擔心,諸如新能源車自燃火災不易撲滅,造成第三者車輛燃燒損壞;電池包損壞更換費用堪比車價;這些新能源汽車潛在的不利因素是否會促使保費上漲?
此前,新能源車專屬保險剛剛實施時,傳言新能源車專屬保險大幅漲價,不少車主坦言保費上漲太多就準備“裸奔”(不上險),那么新政實施三個月后,市場趨于平穩(wěn),保險真的漲幅很大嗎?就此我們與一些剛上險的車主聊了聊。
『特斯拉一體壓鑄車身部件』
2021年12月14日,中國保險行業(yè)協會發(fā)布《新能源汽車商業(yè)保險專屬條款(試行)》,這也預示著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正式開始實施。在新能源車險剛實施的一段時間內,一度出現各種亂象,原因是新保險業(yè)務增加了不少險種,尤其是針對新能源車的一些軟肋,增加了附加險種。由于險種的增加,不少人都認為相應保費會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