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設計一個單車,我們向前騎或者向左轉,它的結果是向后騎和向右轉折,你會不會適應?你肯定上去就摔。原來我記得我跟陸奇聊過這個事情,他不服輸,他就設計了這個單車,他拼命往上騎,他后來摔骨折了,住院。但是你讓新的小朋友去騎這一輛跟我們所有人都反過來的單車,他可能一個星期以內就適應。這是為什么?這是叫肌肉記憶。
今天我們的組織里面所有人的思想、行為、流程、效率、工具、策略、方法全部都是在過去的記憶里面去打造的。如果這一場戰(zhàn)爭要變化,它非常困難。如果不能調整組織思維,調整整個策略工具,變化很難發(fā)生,小鵬汽車最近在做的變革,我覺得非常有效果,但是變化在剛剛看到。我是認為在未來的半年、一年、一年半里面會看到巨大的變化。
第二個,整個面對未來的產品規(guī)劃、創(chuàng)新跟運營能力的提高。這是三個不同的能力,在過去的汽車里面基本上沒有運營,在過去的互聯(lián)網里面的運營跟汽車的運營完全不一樣。面對創(chuàng)新,如何把成本、時間、商業(yè)跟客戶的需求進行平衡,這都是不一樣的事情。
換一個角度,就像我們以前一樣,做一款車,把它做出來,把它做快,不夠,已經遠遠不夠了。新一代的戰(zhàn)爭不一樣,我跟大家舉一下例子,最近小鵬G6賣得非常好,里面有兩個創(chuàng)新的邏輯,大家看到G6續(xù)航最開始設計的目標是700公里,但最后測試的結果是800公里。從去年開始,我給小鵬汽車定的目標,小鵬要做中國最扎實的續(xù)航,我們最后按照最嚴苛的標準定到755公里續(xù)航。
這里面有一個很有趣的地方,為什么設計700公里到最后實際的測試是800公里?因為里面做了大量的技術優(yōu)化,比如包括800伏碳化硅,也就是說科技的創(chuàng)新實際上讓企業(yè)的成本大幅度下降,以及讓客戶的滿意度也有相當比例的提高。
我再舉例說一個事情,就是關于城市智能駕駛,今天上午我們在中國,第一個發(fā)布了北京城市的城市輔助駕駛NGP。小鵬今年的目標,是年內讓中國所有中大型城市,基本上所有,我現(xiàn)在不敢說滿口全部都是,不管是高速的,不管是停車場的,還是城市內的,都能實現(xiàn)輔助駕駛。
我跟大家舉一個很有趣的例子,兩年前小鵬汽車剛剛推出高速NGP,我自己開,在最開始我都是怕的。但是當我自己開了之后,我發(fā)現(xiàn)它的安全、可靠性有大幅度提高,所以小鵬在兩年多前推出來,在今天我們的高速輔助駕駛滲透率已經達到70%,且1000公里接管一次。
去年我一直在開城市輔助駕駛,都是測試,但是最近三個月左右,我每天上下班全部都使用,一出小區(qū)的門,打開全自動輔助駕駛,車就自動開到公司門口了,然后我再把它關掉。我開了三個月,每一個季度我們做快速的迭代。這一個事情一定會在一年、兩年后在中國的絕大部分城市發(fā)生,讓大家的開車習慣發(fā)生變化。
實際上這個事情要不要花很多研發(fā)費?要。要不要很多硬件的BOM?可以不要。我們正在這塊的技術創(chuàng)新,大幅度降低硬件的成本,同時提高軟件能力。為什么小鵬G6有這么多人喜歡,很高的續(xù)航,扎實,很好的城市輔助駕駛,很大的空間。在整個產品邏輯體系里面,小鵬發(fā)現(xiàn),我們原來用互聯(lián)網+汽車不足夠對,這是巨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