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捷普成都工廠主要為網(wǎng)絡通信、可穿戴和手機等市場提供代工服務;而其無錫工廠主要從事印刷電路板組裝、整機裝配、自動化生產(chǎn)制造系統(tǒng)等。
再具體一點,捷普是“果鏈”的重要一員,負責著iPhone、iPad、AirPods等相關產(chǎn)品的組裝業(yè)務。其成都工廠主要負責生產(chǎn)iPhone零部件、機殼、屏幕等產(chǎn)品,而無錫的幾個工廠各有分工,“綠點”生產(chǎn)塑膠組件,“綠鎂”做CNC加工,生產(chǎn)金屬機殼,“綠興”則專門生產(chǎn)模具。
換言之,比亞迪此次砸下158億元,堪稱其史上最大收購案,不僅僅是接盤外資資產(chǎn)那么簡單。
醉翁之意在何方
從比亞迪電子2022年年報來看,年度收入1071.86億元,同比增長20.36%;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8.58億元,同比下降19.58%。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智能手機需求放緩,比亞迪電子間接受到了影響。
據(jù)其早先披露,前兩大客戶A和B去年合計貢獻了588億元左右的收入,而“主要客戶的收入來自于銷售手機部件、模塊及其他產(chǎn)品”,從中或許不難判斷出比亞迪為何相中了捷普的兩地工廠。
圖片來源:比亞迪電子年報
歸根究底,比亞迪電子也是果鏈的關鍵一員。2015年,比亞迪電子從妙控鍵盤和充電器組裝業(yè)務初步切入了蘋果供應鏈。到2017年成為Apple Watch陶瓷蓋板供應商;2018年底,拿下AirPods塑膠機殼和iPod touch組裝項目。
2020年,比亞迪正式代工了新款iPad,其市值應聲暴漲。彼時,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稱,比亞迪電子若想取得iPhone組裝訂單,最快需要5至6年,或者更長時間。但如果iPhone主機板由SMT改為SiP設計,或許能夠加速這一進度。
而蘋果正是從iPhone11起啟用SiP設計。2022年底,比亞迪電子成了iPhone玻璃后蓋供應商之一。就上述交易來看,其也在加快滲透進iPhone組裝供應鏈。
比亞迪電子在去年年報中指出,2023年將繼續(xù)全方位配合海外大客戶的發(fā)展需求,深入滲透其核心業(yè)務,持續(xù)提升核心產(chǎn)品的份額,不斷開拓新品類領域。這筆交易或許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步。